明就感觉到,自己千里迢迢要投靠的朋友,并没有别人口中说的那么吃得开,而是饥一顿饱一顿,正在滑向歪路。
他们待的地方在城市远郊,乌烟瘴气治安混乱,再和这些人混下去傻子都明白实在很危险。于是找了个机会,佟晓明和两个兄弟果断离开了,选择去往更靠海的闽南省某地,人们都在传,说那里有发财的机会。
确实有,但发财这两个字,和他们这些外乡人相距十万八千里,他们只能干苦力,还是那种深夜里守在海滩上等待走私船卸货然后扛包跑路的苦力。
不是什么正规码头,远处公海上的大船装载的货物,需要小艇一次次转运到海滩,然后乱七八糟的扔下来,苦力们就乱哄哄跑过去扛了就走,扛到指定地点有人接收,然后装车拉走。
真正发财的是临海的本地人,而做苦力的,大部分都是外村和外乡人。
佟晓明倒是气定神闲,似乎一点儿都不意外,在小弟惊讶的眼神注视下,他很快和苦力们打成了一片,在逼仄简陋臭气熏天的窝棚里,和“同行们”愉快的交流,连手势带文字的勉强沟通,自带语言天赋的佟彦明,很快就能说一些当地土话。
他和两个兄弟所在的这个小渔村,本来就不太穷,村里早有闯海下南洋的传统,在台湾香港日本甚至美国也有人。
几年前,海上的局面稍有松懈,两边就接上了头,很快就开始搞走私,本村人自然掌握了全部环节和重要位置,而头领就是村长兼族长。
这个生意外人根本没办法掺和进去,里面的道道很多,其中的关键是,他们基本上不失手,偶尔的几次失手似乎也是有意为之,有点像是主动上贡。
佟晓明在信中说,外人无法想象这个村子的富裕,绝大多数村民都盖了两层或者更大的别墅,而这一切财富都是在很短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据他估计,家均百万是最保守的数字。
佟晓明在苦熬了三个月后,终于得到了见村长的机会。
村长在偶然一次路过窝棚区时,居然听到这个高高大大瘦削帅气的明显是外地人的小伙子,说着一口还算地道的本地方言,而且身上衣着干净利索,不像其他苦力那么邋遢。
村长非常好奇,聊了几句后,对这个来自边疆省的小伙子很感兴趣,一时兴起甚至邀他到家里吃饭。
此时佟晓明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和气的中年男人就是村长,而且是海路上有名的闽南三雄之一。
村长家住的是老旧的瓦房,是村里最不起眼的房子,这迷惑了佟晓明和所有不知内情的外人。
具体聊了什么,信里没有提及,总之后面的日子变得迥然不同,两个兄弟变成了苦力工头,不用再扛包,而佟晓明则回到了羊城,在偏远郊区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租了一套带库房的民房,开始倒腾走私货。
佟晓明的主要客户目标,是那些来羊城出差办事开会之类的外地人,他手里有这些人最爱的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子表计算器和外烟,如果对方资金充足有运输能力,成批拿货也不是问题。
筛选客户的过程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月,刚开始自然是小打小闹,卖些小东西,后来就不一样了,有北方大城的客户在和佟晓明打了一段时间交道后,逐步与他建立了相互的信任,开始批量拿货,而且是以大件电器为主,现金交易。
佟晓明的两个兄弟也先后从闽南渔村返回,帮他打理生意。
佟晓明的逆袭奇迹般的在半年里完成,这让尔东钦佩不已,这里面有他的天赋在起作用,当然他运气也不错,时机也把握的好,最重要的是,他终于深深理解了那句名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佟晓明现在是小渔村在羊城的分销商之一,这一行的竞争现在还不算太激烈,本着薄利多销快速积累的原则,他的生意进展的很不错,同时也保持了足够的警惕,开始玩儿狡兔三窟的把戏,做事越发谨慎。
随着生意的逐渐扩大,自然而然的,他的身边也开始逐渐聚拢了一批来自边疆省的伙计。
这真是历尽坎坷初成气候啊。尔东感叹道,他真心希望佟晓明能把握这一段混乱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佟晓明在信的结尾问了姑姑姑父安,又提到发了一批东西给尔东,有服装,有小电子产品,让他注意看有没有损坏,作为以后改善包装的依据。他说自己明年过年就不回来了,两个兄弟可能要回趟家,如果成行,到时候也会带批东西回去。
看样子,要提早准备搞个百货店了,尔东想。
其实就照着目前的情形慢慢发展,尔东也是很满意的,小富即安挺好。但是他从佟晓明的信里看到和感受到了更加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以及,更大的进取心,或者说,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