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竖捺犹如在垃圾堆里捡到了宝贝,喜出望外,心想:“这则小品无疑是整版诗刊最精彩的部分,古诗真是好东西。”
其实他只是认为古诗是好玩的东西。
他顺着思路发散思维,搜索古诗中好玩的部分,小声问古黎明:“你知道航空母舰最大的马力是多少吗?”
古黎明对航母不甚了解,摇头说不知。
竖捺笑道:“应该去问路遥,因为‘路遥知马力’,你滴,明白?”
。
古黎明愕然,他的脑筋是直的,不会转弯,他也想出个题目难倒竖捺,可惜想破脑袋,想不起一句诗来,只好作罢。
社长白为民讲完诗社章程,向社员们引见了诗社指导老师。
诗社指导老师是文学院的一个老教授,文学院的老师们大都有魏晋名士的风骨,不拘小节,不修边幅。
那老教授像刚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爬出来的千年树妖,皮肤像树皮一样粗糙,头发杂乱的像老毛的狂草,脸型工整地像老蒋的正楷,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教授吸取了国共两党领袖的书法特长,可以雄视古今。
那教授以脸型为姓,姓蒋,名树立。
蒋教授开始讲课前,拿出一本《诗学》译本,推荐给学生们,那本书已到风烛残年,年龄估计比老教授自己都大了,译者的翻译水平太差,这本译作错误百出、佶屈聱牙,就连书的作者都译错了,把作者Aristotle(亚里士多德)译成了亚历山大,让人担心书里的内容会译得更加随心所欲,兴许会把‘Sparta’(斯巴达)译成‘休闲健身中心’(Spa)。
蒋教授眼睛老花了,看不出作者译错了,可惜记性更差,真把作者当成了亚历山大,说什么“亚历山大这本《诗学》是诗人必读的书,同学们不要看这本书破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言外之意是这本书是被他自己看破的,他笔下有奥林匹斯诸神。
蒋教授拿这本《诗学》的目的纯粹是为炫耀自己博学多识,而不是拿来给诗社社员们上课。
蒋教授放下《诗学》,拿起讲义准备大讲特讲,这讲义至少有三十年的历史了,都说语言三十年一变,蒋教授的讲义竟然能够三十年不变,简直可以像达芬奇手稿一样传世了,真是神奇的教案。
蒋教授从史诗开始讲起,说什么“《荷马史诗》是欧洲最伟大的一本史诗,这本书是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代表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教授竟然不知《荷马史诗》不是一本书,而是《伊利亚特》和《奥赛德》两本书的合称。
蒋教授喜欢一边说讲义,一边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他躬耕校园几十载,不求闻达,学识太渊博了,知识渊博就容易混淆,更容易忘记。
他在课堂上想问题时像梁启超先生一样爱搔头,日搔夜搔,白头搔更短,后来他的脑袋,和他的品德一样,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蒋教授把教学生作诗的责任推给华兹华斯,说什么“真正的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同学们如有兴趣就到图书馆借书自学。
英国教育家纽曼说过:大学不培养政治家,作家,工程师,大学首要培养灵魂健全的,到达博雅高度即完整人格的人。
人格完整,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都更容易成功。”
老教授的人格似乎已经达到了北大的博雅塔的高度,因为他现在已经很成功了。
老教授接着说:“同学们应该多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才能获得作诗的灵感。”
竖捺暗想:白为民已经酸得像喝醋长大的,这位蒋教授一说话就醋味横生,说不定他是在醋坛子里面泡大的。
独家首发一次意外,苏黎撞上一个神秘男人。对方姓名不详,职业不详,婚配不详。什么?再相遇,竟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更是鼎鼎有名人气男神陆宴北?说好要当陌路人的,可现在,这个天天缠着她不放,要她给孩子当妈的男人又是谁?...
18岁,她不知天高地厚的缠上了一个大叔级别的老男人。19岁,不知是她征服了大叔,还是大叔征服了她。26岁,她淡定从容的看着抱着萌妹子走来的大叔,巧笑嫣然。你欠我的解释是不是有点多?大叔隐忍怒火。那一定是你魅力不够,没法勾引我说出全部事实。她笑的嫣坏。若爱是开到荼蘼,就如同焰火一般短暂绚烂。那么,就算飞蛾扑火,背叛全世界,我也只要你。...
一念阴阳乱,弹指万骨枯,踏长空,破轮回,咆哮万古诸天,唯我张扬独尊!...
林言获得了一只从天而降的智能手表,从此踩人救人,赚钱泡妞等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开始了。能隐形,会医术,佛爷挡不住。一拳轰,天地怒,神仙尿尿裤。Ps1...
最强特工修罗,因被人陷害而身死,重生到一个纨绔少爷身上,绝色未婚妻对他冷漠,却又非他不嫁,医院的纯情小护士,警局的暴力警花,妩媚的白领少妇,一个个女人,带来了一堆的麻烦...
八年前,身为豪门千金的她一家遭奸人陷害葬身火海。八年后,她化身复仇天使归来,不惜将自己献身给冷魅无情的商业霸主,南宫浩。她本以为只是一个交易,拿张证逢场作戏,没有想到这男人一本正经的说我们是合法夫妻。总裁大人,求求你,我不能睡你家。总裁大人说,是不是床太硬了,明天换张软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