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01第一百章(第4页)

“所以我才说楼盛丰那个儿子不简单,这事肯定还有后手。

只不过他给的甜枣太大,没人能忍住不咬一口,等把枣子吞下去,枣核卡在嗓子眼里,全都晚了。”

“父亲,我们怎么办?”

宋武放下电报,“北六省若以此提出南北重启和谈,我们贸然反对必然会引起不满。”

宋舟沉吟半晌,说道:“阿武,你再去一趟北六省,和楼逍见一面,他到底想做什么,至少我们也要心里有底。”

“是,父亲。”

当宋武转身离开时,宋舟突然在身后叫住他,“阿武。”

宋武转过头,宋舟却摆摆手,示意没事,他可以出去了。

等到房门关上,宋舟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看着窗玻璃上的倒影,久久没有出声。

《分治与统一》一文刊出后,国内的各大报刊纷纷转载。

曾经参与戊戌变法的梁先生读过转载的文章之后,在申报上发表评论,对此文大加褒奖,并提出各省立省宪,设省议会,其上立国宪,乃真正的予民民主。

此篇评论一出,得到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响应,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支持效仿美利坚联邦制,实行国家统一,人民自主。

有支持者,当然也不乏持反对意见者。

反对者认为,所谓联省不过是为□披上民主的外衣,各省的实际统治者仍是手握实权的军阀,这一主张不过是为割据张目而已。

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纷纷撰写文章,在报纸上各抒己见,一场关于国体政体的论战陡然而起。

引起这场论战的时政要闻彻底在华夏打响了名声,发行量从八千多份跃至一万三千份,天津分社下旬就能开始运营。

原本分社该开在京城,可李谨言却认为京城水太深,他们只是刚长了点个头的小虾米,还是低调点好。

“京城暂时不去,上海那地方也是鱼龙混杂,还是天津好。”

再者说,宋老板可是天津的地头蛇,报社开在那里,只要和宋老板打个招呼,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轻易就能解决。

1月10日,时政要闻的第一篇名人专访新鲜出炉。

负责采访和撰写稿件的两个记者,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才把完稿送给主编和老板过目。

没想到李谨言看过之后,说他们写得还不够好。

两个记者面面相觑,难道三少爷认为他们有的地方写夸张了,不够实事求是?

“就是太实事求是了。”

李谨言摇摇手指,“什么才叫名人?有名的人!

有名的人当然要和普通人不同,例如楼大帅是以武起家,那就要针对这一点大书特书,如果你们没有素材,不妨去和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取取经。”

说书先生?

“三少爷,您是说?”

“我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

实事求是还叫什么艺术?”

记者和主编们顿悟了。

两天后,经过修改和润色的楼大帅专访再被送到李谨言的面前,读完那篇颇有说岳全传风采的报道,李谨言点点头,拍板,就照这个发。

民国五年,公历1913年1月13日,《名人》作为时政要闻的增刊正式发行。

这份被后世称为“华夏名人史库”

的报刊,在发行后的几年时间内,逐渐由报纸增刊的形式,发展为专门的杂志性刊物,内容也由专门的国内政要专访,发展到涵盖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在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

并在一战之后,随着华夏国际地位的提升,开辟国外名人专访栏目,在国际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名人》的第一期专访人物,楼盛丰的大名也被载入了史册,甚至比他作为华夏民主共和国联合政府第一任总统,还要让许多人羡慕嫉妒恨。

没人能够想到,这份刊物的出现,只是由于李谨言一个突发的念头,想要借此扩大楼家的声望,为楼逍的未来铺路,仅此而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未来电影票

未来电影票

张鑫捡到了一张来自未来的电影票,拥有了去电影世界的能力,在各个电影世界中,他得到了超人一等的力量。在拥有了超出常人的力量之后,一个选择摆在了张鑫的面前,,正义还是邪恶,光明还是黑暗,是利用自己的力量肆意妄为,还是合理的谨守本分?...

道压天下

道压天下

道德经,中华古代经典,到了李道手中就成了天下第一绝学,看李道如何凭借一篇道德经,以道压天下!...

宠妻成瘾,国民老公最霸道

宠妻成瘾,国民老公最霸道

听说身为国民男神的皇甫夜除了他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对其她的女人从来不多看一眼,只可怜一场意外,让他的未婚妻成为了植物人。为了延续心爱女人的生命,继承庞大的商业帝国,皇甫夜从未婚妻的身体里取卵生子,但有一个秘密,除了皇甫夜自己,无人知晓,直到某天,林陌那么毫无预警,闯入了他的生活妈妈,爸爸这么多年欺骗我们,还那么残暴,我们不要他了,一起离家出走吧?某日,小昕爷抱着林陌的大腿,瞪着某个男人满脸愤恨地咬牙道。某个男人长臂一伸,将林陌揽入怀中,搂紧,居高临下地睥睨着小昕爷,轻轻一嗤,她是我老婆,想拐走,门都没有!林陌,...

徐南徐北

徐南徐北

六年前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离的徐家大少,以强者之姿归来。护得了天下家国,也守得住至亲挚爱。仇怨与恩德,都必须要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