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儒表现的很轻松,一副心有成竹的样子。
董卓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理解李儒为何如此说,看样子似乎袁绍出走还是好事?
李儒解释道:“此非袁绍不愿尔,乃袁家不和而已,明公可遣人再问袁隗,大事可成。
袁绍悬节而无印,可见眷恋官位,许些好处,自然不足为虑。”
古代官员节、绶合一,节是代表官员的身份以及出行时彰显特权的标识,印绶则是发布命令行文所用,而袁绍只将自己的节杖悬挂于城门之上,却没有留下印绶,说明袁绍内心对官职还是非常舍不得的,既然如此,那么袁绍悬节辞官出城就只能是一种展示态度的方式而已。
袁绍想展示什么态度?
想想之前袁绍的话语,自然是反对董卓废帝的态度。
李儒结合这些情况,一下就由此推论出袁家袁隗实际上对废帝没什么太大的意见,袁家没有意见了自然废帝这个事情就算板上钉钉了。
因为如果袁隗反对废帝,那么袁绍和袁隗的意见统一,就可以父子一起展开反对董卓的行动,何必让袁绍出逃并且还失去了对西园八校尉中军的控制权?
正是因对袁绍的这种表现出来的只挂了节却留着印绶,辞官又辞不干净的矛盾行为,才说明了袁隗同意或者说是默许废帝的,而袁绍意见和袁隗相左,所以既不容于袁家,也不容于董卓的袁绍,唯一途径便只有出逃……
李儒看着还是不是很明白的董卓,便进一步解释道:“儒尝闻袁绍虽长,但为庶出,不容于袁隗。”
董卓“哦”
的一声,我还以为袁绍是长子,说得上话,早知道唤袁术来,省得这么多麻烦。
李儒笑道:“袁家不和,乃是好事,明公可分而诱之。”
董卓点点头,说道:“就依文优。”
***************
袁绍辞官出走的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刮遍了洛阳。
袁家毕竟是清流士族的领军人物,一举一动都引人注意,这么戏剧化的事情发生在袁家,怎么能让洛阳城里的上至士族下至百姓不八怪一下?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曹操先是一愣,然后便一下子便蹦了起来,冲到家中马厩处,牵出马,便径直打马出了东门。
洛阳城外,人流如梭,可曹操却只见一路萧瑟秋风,落叶残红,黄沙漫漫,放眼望去却再无熟悉的身影。
曹操心中明知袁绍早已走远,但仍存些许希望,待到策马冲出三五里路后,方才怏怏的收了马速,沿着道路,心思复杂的缓缓前行。
袁绍、袁本初,你竟然就这样走了?!
你这是为何如此?
难道洛阳之大,已经容不下你了么?
第四百六十四章约定(大结局) 大年三十,楚家老宅一片喜庆,老宅上下都挂满了灯笼,每个人都在忙碌着。 楚少,你那灯笼挂歪了,往左边去点,不对,在往又去点...
神通与法宝的碰撞,各种世所罕见的天才汇集。神族,天魔族,远古大能,共同在荒古大世界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争战史诗。一个充满热血激情的爽文,希望大家会喜欢!...
据说害得厉家家破人亡,被驱逐出国多年的小狐狸精回来了。是夜,厉夜廷掐着她的腰,眼神阴鸷我何时准许的?乔唯一笑得凉薄厉先生,人言可畏,我们早已两清,请自重。隔日,京中各路权贵立即收到厉家来的红牌警告我们少夫人脾气不怎么好,听不得闲言碎语。坐等乔唯一潦倒跑路的众人???你们什么时候领的证?...
李察雷坦斯?他就是一个疯子自虐狂人渣神经病,一个满嘴喷粪的狂徒,一个践踏国际法的罪犯。这是国际反恐部队部长给李察的定义,而他口中的人,又是一个魔导大师中的魔导大师,发明了前无古人的空间元素属性大穿越术,并在第一次实验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了上千具记者的尸体...
无耻版我明明可以靠爹吃饭,现在却要凭才华!热血版这里有热血,有兄弟也有柔情!什么?没有背景?就该被踩?那我就杀出一条血路,战出一个背景!狂歌踏天途,翻掌葬主!文艺版物质界号称诸天万界,能量界与意识界无所不在。成住坏空乃万物变化之规律。古老的传闻之中有八相世界和六道轮回,乃是沟通三界的桥梁。远古黑暗年代到底因何?一个个强大的传承到底是机遇还是阴谋?古老的意志洪荒的沉寂又究竟蕴含怎样的大秘?...
人死如灯灭,莫闯生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