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工器三十四年秋,徐光启蹲在太液池玻璃围栏前,手中的黄钟律十二击音叉轻轻敲击围栏。
池子里的王锦蛇突然昂起头,信子吞吐间,鳞片摩擦发出细微的振动——那是黄钟律九击的低频波,与太液池底的地层监测仪形成微妙共振。
「李匠师,记录蛇类对十二击音叉的反应时间。
」徐光启擦了擦防铅护目镜,镜片上的水汽混着蛇舍特有的腥气。
首席匠师李之藻举着沙漏计数:「从敲击到吐信,耗时三点七息,较昨日缩短零点五息。
」
案头的《蛇类钟鼓图谱》摊开在黄钟律振动台上,鳞片纹理与频率曲线一一对应。
徐光启指尖划过「蟒科·地层感应」章节,目光停在「响尾蛇尾环振动频率18-22击」的记录上。
「还记得工器三十一年的富士山喷发吗?」他忽然开口,「东瀛的盲匠曾听见地层频率异常,但比地震早三日的预警,是山脚下的蛇群先开始迁徙。
」
李之藻将蛇类振动数据录入钟鼓矩阵,全息投影上顿时浮现出京都府的地层波形。
「尚书是想将蛇类的地层感知能力,转化为可量化的钟鼓预警系统?」他转动旋钮,将王锦蛇的九击波与蒸汽钟鼓楼的十五击基准波叠加,竟形成一道稳定的十二击谐波。
「不止于此。
」徐光启取出一枚橡胶仿生蛇鳞,鳞片内侧的火山灰涂层泛着微光,「若能仿造蛇类鳞片的振动接收结构,或许能制作出比现有地层听诊器灵敏十倍的监测元件。
」他指向太液池中央的水榭,那里正悬浮着工器王朝第一代「蛇音预警浮标」——七十二片橡胶蛇鳞组成的球体,随波浮动时发出蜂鸣般的基准音。
忽然,实验室内的验铅镯集体震颤。
徐光启冲向监测台,只见屏幕上的富士山地区振动频率飙升至黄钟律十八击,王锦蛇群开始焦躁地撞击玻璃围栏。
「快!
」他抓起应急信鸽,「通知东瀛工器署,用黄钟律十五击的《小雅·鹿鸣》声波稳定地层!
」
暮色降临时,太液池传来消息:富士山周边的蛇群在人工声波引导下,逐渐向安全区迁徙,地层频率回落至十三击。
徐光启摘下护目镜,看见李之藻正在给仿生蛇鳞镀铅晶膜。
「尚书,若将蛇鳞的频率响应范围拓宽至二十击,」匠人眼中闪烁着兴奋,「或许能监测到佛郎机在加勒比的血晶实验!
」
「不可急功近利。
」徐光启摇头,「地层监测的核心,是与自然共振,而非强行监听。
」他抚摸着王锦蛇的鳞片,感受其传递的微弱振动,「你听说过《庄子·齐物论》里的「地籁」吗?万窍怒呺,实则皆有其律。
工器之道,不过是将这些律吕翻译成可感知的钟鼓罢了。
」
是夜,徐光启在《地层声考》新稿中写下:「蛇无耳而能感地,以鳞为听;工器无目而能知天,以声为镜。
今制「蛇音浮标」,非为役使生灵,乃借万类之敏,补人类之拙。
」烛火映照着案头的橡胶蛇鳞,与远处蒸汽钟鼓楼的黄钟律十五击光芒交相辉映,仿佛天地间的共鸣。
三日后,东瀛传来急报:富士山喷发预警因「蛇音浮标」提前两日确认,神户港十万匠人得以安全转移。
徐光启望着太液池中的浮标群,忽然想起郑和宝船上的「水密隔舱」——那些看似分隔的空间,实则暗合潮汐韵律。
或许工器王朝的未来,就藏在这蛇鳞与声波的共振之中,既非征服,亦非妥协,而是如流水般自然流淌的智慧。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本书qq交流群如下影魅78907169饕餮286376702商羊289170357虚耗289169806本有八个群,现在集中一下,希望都加到四个群里,在镜花水月混沌傲因这四个群的观众希望看到后能够转移。...
完本感言和新书红尘天骄 当写下全书完那三个字的时候,小橘子突然觉得内心一阵失落。校花写了100多万,没有一天断更,一共写了半年时间,真心挺不容易的。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亲爱的弟兄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小橘子根本就坚持不下来,在这里向各位弟兄们鞠躬致谢了! ...
关于天师下山五年前,家族覆灭,陈霆被迫上山当了道士,苟延残喘五年后,他被尊为龙虎山小天师,武道擎天,术法通玄,强势回归,势必要拿回失去的一切!昔日仇家你是修道之人,怎能杀我?我修的是顺心意,杀你,才是修道!白马非马的其他作品...
一个被认为是极品鼎炉的男子,需要抵制各种诱惑,登临九天,期间压力,不足为外人道也...
骚年如此多骄,引无数妹纸竞折腰。看江湖内外,纵横四海万花丛中,走位风骚。说人话,就素一个腹黑的阳光骚年,装嫩扮猪吃老虎,打怪升级把妹纸的故事。...
建炎南渡,大宋仅余半壁江山。绍兴三十二年,南宋史上最强中兴之主孝宗赵昚登基为帝,锐意进取励精图治,隆兴北伐在历史的车轮下缓缓启幕,乾淳之治初露曙光。然而南宋有恢复之君却无北进之臣,朝堂上再无岳武穆范仲淹王安石来到靡靡繁华的中兴南宋,是沉醉于秦淮河脂粉醉卧美人膝谱一曲士子逍遥,还是笔耕朝堂铸造盛世大宋绘一副千古画卷?且看宋仕妖娆。说人话的简介这就是个泡妞升官顺便做点小事保证大宋无敌升级之路不被草原铁骑打断的风骚故事。...